乌梅为蔷薇科乔木植物梅树的未成熟干燥果实。我国各地均有种植,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。五月立夏节前后采收,低温焙至果肉呈黄褐色,呈皱皮,再闷至玄色,即成。常去核生用或炒炭用。
一、乌梅的功效:
乌梅味酸,平。归肝、脾、肺、大肠经。功效能敛肺,涩肠,生津,安蛔。被誉为“生津安蛔之要药”。
常用于肺虚久咳,久泻久痢,虚热消渴,蛔厥吐逆腹痛等证的治疗。
名家名着摘要:
《本经》:“下气,除热烦满,放心,止肢体痛,偏枯不仁,死肌,去青黑痣,蚀恶肉。”
《别录》:“止下痢,好唾口干。”
《本草纲目》:“敛肺涩肠,止久嗽泻痢,蛔厥吐利。”
《长沙药解》:“乌梅酸涩收敛,泻风木而降打击,止吐逆而杀蛔虫,善医蛔厥之证。”
《本草备要》:“酸涩而温。脾肺血分之果,敛肺涩肠,涌痰消肿,清热解毒,生津止渴,醒酒杀虫。治久咳泻痢,瘴疟,霍乱,吐逆反胃,劳热骨蒸,安蛔厥,去黑痣,蚀恶肉。”
二、乌梅的配伍应用:
,,欢迎进入欧博官网(Allbet Game):www.aLLbetgame.us,欧博官网是欧博集团的官方网站。欧博官网开放Allbet注册、Allbe代理、Allbet电脑客户端、Allbet手机版下载等业务。
1.用于肺虚久咳。乌梅能敛肺止咳,治肺虚久咳,常配伍半夏、杏仁、阿胶等,即一服散。
若治湿痰咳嗽,常配伍半夏、橘红、茯苓、甘草等,即二陈汤。方中用少许乌梅,收敛肺气,与半夏、橘红配伍,散中兼收,可防其燥散伤正,实为妙法,值得学习。
2.用于久泻久痢。乌梅尤善涩肠止泻。治久泻不止,常配伍肉豆蔻、诃子、砂仁、木香等,即固肠丸。
若治天行下痢不能食者,常与黄连适用,即《圣惠方》乌梅丸。
3.用于虚热消渴及温病发烧。乌梅味酸,有生津止渴之效。治消渴抑郁,可与豆豉共水煎服。
若治虚热烦渴,常配伍天花粉、麦冬、葛根、人参等,即玉泉丸。
若治温病发烧大者,可与白糖适用,共煎水服,即乌梅白糖汤。取其酸甘化阴之妙,实内藏至理。
彭子益言:“乌梅酸收,降甲木安乙木,敛相火而大补木气。木气动于上必虚于下,故乌梅为风木要药。收而不涩,能生津液,温病尤宜。白糖能补中而不横滞,与乌梅酸甘生阴,最宜温病虚证。故服之痊愈。”
4.用于蛔厥腹痛吐逆。蛔虫特征,得酸则静,得辛则伏,得苦则下。乌梅味酸,故有安蛔之效。
治蛔虫引起的腹痛吐逆之证,常配伍细辛、蜀椒、干姜、黄连、黄柏等,即《伤寒论》乌梅丸。此外,本方还可治虚实兼见、寒热混杂之久利。疗效显着,值得学习。
5.其他应用。乌梅炒炭,另有止血之功,可治崩漏下血等出血证。
网友评论